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建设 >> 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

.

依托城市与环境学院现有实验室的发展基础,面向创新型现代地理人才应用培养的需要、面向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想、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和教学创新、学科建设、科研拓宽综合平台的需要,充分整合学院在淮河流域开发模式创新研究、产业演化模式研究、城市化发展研究、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环境灾害评估、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传统优势,积极发挥我校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发展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生物农业与环境学科训练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实验教学的支撑作用,主动接受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学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与支持作用,通过分阶段、有重点、显特色的建设,逐步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组建满足现代地理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实现现代化的高效管理与运行机制,将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成淮河流域地区有典型流域特色、并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夯实基础、优化结构阶段(2013-2014年)
  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构想与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紧紧围绕淮阴师范学院作为淮安市高校教学联合体牵头单位的有利条件,将中心建成满足地方高校地理和资源环境科学实验教学需要,集特色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示范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中心。依托淮阴师范学院地处淮河流域中游节点的重要地位,立足淮河流域、洪泽湖大湖资源环境开发与管理、流域水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发展与规划等领域及相关课程的重点建设,力争实现1-2门实验课程成为江苏省精品实验课程,实现中心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提升。通过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学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的合作建设与联合实验,开设实验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的资源与科学指导,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发挥实验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中心实验课程网络化管理,建设中心实验课程网络化、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平台。通过夯实基础、优化结构的建设,使实验室成为实验课程结构合理优化、流域特色显著、在全省具有一定辐射与影响力的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强化内涵、提升层次阶段(2015-2016年)
  依托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发展研究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平台,积极利用学校科研平台对于中心支撑的作用,提升中心的层次与内涵。按照"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创建"厚基础、多实践、强创新、全开放"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采取高等级科研项目与中心实验课程融合、基础实验的现代化改革、现代地理学实验技术的深化等措施,进一步丰富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激励与推进自选性、协作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逐步提升教学实验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精品实验课程建设的申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各类竞赛奖项等重要途径,力争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实验课程、创新项目、重要竞赛等方面的突破。同时,通过实验资源共享、平台开放的进一步建设与功能完善,充分提高中心特色实验资源的共享比例,提升中心的辐射和影响力,把中心建设成为淮安高校教学联合体乃至江苏省同层次高校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的共享平台。通过强化内涵、提升层次阶段的建设,使中心成为苏北一流、省内重要的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并努力实现向国家级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目标的提升。

三、建设成果的主要考核指标